“散装江苏”加“热血足球”
——“苏超”成Z世代文化认同新主场
江苏,堪称互联网热梗的“永动机”
凭借“散装”属性在网络江湖独树一帜!
十三个“显眼包”城市
各有方言battle的底气
特色美食的傲娇
传统习俗的执着
经济实力更是一个比一个能“卷”
南京的“博爱”、苏州的“温婉”
徐州的“豪迈”……
每个城市都带着“不服来战”的气势
上演现实版“江苏十三太保”大戏
直接把江苏的地域特色拉到“满格”
而Z世代正是这场玩梗狂欢的主力
用表情包、段子不断解构与重构江苏文化
使得青年群体在关注“苏超”的同时
深度触摸到江苏文化的脉搏
在超燃的“苏超”赛场上
常州队这一路走得那叫一个“跌宕起伏”
截至6月28日
2025赛季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五轮落幕
咱常州队遭遇五连败
一球未进,稳居积分榜“尾巴尖儿”
因常州足球队连败遭网友调侃地名从“常州”逐步丢笔画成“吊州”“巾州”“丨州”,随后常州官方顺势发起#为常州补笔画#挑战。
但这又怎样?!
主场3.6万球迷
暴雨中高呼“常州没输过”
直接把场子嗨到爆!
△图源:新华日报 比赛结束后球迷久久未离场,加油和掌声响彻体育场。
球员们在场上拼到“脚底冒火星”
哪怕落后也绝不躺平
这股子“倔强”劲儿
就是江苏“四千四万”精神的超燃写照!
徐州和宿迁这对“楚汉CP”一登场
直接把赛场秒变古代战场
徐州作为汉高祖刘邦老家
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故乡
两队一碰头,球迷们瞬间“DNA”动了
现场呐喊声震耳欲聋
“大风起兮云飞扬”和
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
的豪情在空气中交织
古老的故事借着足球的热血“复活”
这就是江苏深厚历史底蕴的超炫“舞台秀”
△队医共上场19次,担架抬离6名球员,最终双方替补席都空了。
再看扬州和镇江的“早茶德比”
这哪是比赛
简直是美食文化的狂欢派对!
扬州早茶以优雅出圈
镇江肴肉靠鲜香吸粉
在“苏超”舞台上狭路相逢
比赛时,球迷们一边为球队加油
一边不忘念叨家乡美食
“扬州包子的褶子都比这球转得快”
“镇江肴肉配香醋,这味儿能给球队加Buff”
各种调侃不断
赛场内外,美食摊位香气四溢
两地特色小吃大比拼
完美诠释江苏文化的多元包容
这不就是江苏文明活力满满的生动体现嘛
在“苏超”掀起的这场文化热潮中,Z世代展现出了极高的参与度。一位来自南京的00后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分享道:“以前只觉得南京历史悠久,可‘苏超’一来,南京队队服融入的明城墙元素,还有主场解说穿插的金陵故事,让我真切体会到家乡文化底蕴有多深厚。现在走在南京街头,看那些古老建筑,亲切感蹭蹭往上涨。”在赛场内外,不少青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认同,他们绘制带有家乡特色的助威海报,创作与家乡文化相关的助威歌曲,让这份情感在赛事中不断升温。
赛场下,省外的青年观众也被深深吸引。来自广东的资深球迷吴梓洋表示:“江苏各个城市之间深厚的渊源,让‘苏超’有了像‘英超’‘德甲’那种‘百年德比’的土壤,太让人着迷了。”受此启发,他已经开始琢磨在家乡广东搞“广超”的可能性。而浙江的足球项目国家一级运动员陈一帆坦言:“浙超和‘苏超’比起来,确实有差距。江苏全省人民都在讨论足球,这氛围太让人羡慕了。”来自安徽合肥的大学生程智涵,虽是外省人,但对“苏超”热情高涨,他说:“我一些平时不踢球不看球的同学,最近都在聊‘苏超’,感觉全国都知道了,这比赛带火的可不只是足球氛围。”
、
6月29日昆山奥体中心当天涌入43617名热情球迷,再次打破“苏超”单场观众纪录。
当青年们沉浸在“苏超”带来的文化狂欢时,江苏精神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其中。赛场上球员们全力奔跑、顽强防守的身影,是“四千四万”精神最生动的注脚;即便暂时落后也绝不放弃的坚韧,正是江苏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缩影。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赛场上的运动员,也在青年观众心中种下了拼搏与奋进的种子。而城市间通过赛事相互借鉴、共同进步,更展现出江苏开放包容的胸怀。
6月29日泰州队VS徐州队比赛,泰州队11号巴特倒勾进球。
对Z世代而言
“苏超”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
更是他们
深度触摸江苏文化、理解江苏精神的窗口
它以一种温和而有力的方式
向世界展现江苏魅力
在点滴间凝聚起
各方对江苏文化的认同与欣赏
省内青年在为家乡球队呐喊助威中
深化了对地域文化的认同
省外青年则借由赛事
被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
与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吸引
在这个过程中
江苏精神得到了传承与弘扬
江苏文明也在青年群体的交流与传播中
不断焕发新的活力
微信表情包上新啦!
编辑:刘笑
审核:韩颖、薛姣
复审:沈娜
终审:孙洪洋